近日,吉利商用車披露,未來發展將開展實施“4.2.3”發展戰略,即依托過去8年多“以研發為先導,以商業模式為基礎”投資發展形成的在新一代綠色智能的新能源商用車行業的“4”大支柱,全力開展產品市場到資本市場兩個市場的戰略協同,通過“2”個市場雙輪驅動,構建完成“3”駕馬車協同發展的集團整體發展長遠架構。
“4.2.3”戰略,重點突出智能、創新、協同,為吉利商用車未來一個階段的發展注入澎湃動力,引領新能源商用車綠色、智能發展。
遠程汽車通過產品及商業模式創新,迅速建立了新能源商用車行業頭部地位
8年創新發展,全面領跑新能源商用車行業
吉利商用車作為中國首個專注于新能源領域的商用車集團,是中國新能源商用車領域開局即王炸的首批玩家。
8年前,市場對新能源汽車還持觀望態度,吉利控股集團就匯集資源優勢,于2014年前瞻布局商用車業務成立吉利商用車集團,率先落子新能源商用車產業,成為中國首個聚焦新能源領域的商用車集團。2016年10月26日,正式發布了新能源商用車品牌遠程汽車。
與新能源商用車賽道上其他玩家一味的跑馬圈地的打法不同,吉利商用車的戰略可謂穩健兼顧開創、既前瞻又做好當下,同時內外兼修,國內國外市場兩手抓。
2013年吉利控股集團收購英國錳銅控股的業務與核心資產,組織了沃爾沃動力系統團隊按照倫敦的城市排放新法規標準開啟全新一代城市商用車產品的技術開發。同時通過一系列兼并、重組、入股,吉利商用車于2021年基本完成產業布局的所有拼圖,成為中國乃至全球新能源商用車的先行者。
在這個過程中,吉利商用車堅持“創造智慧互聯,引領綠色商用”的愿景使命,聚焦“綠色、智能”技術為核心的新一代商用車發展,逐步形成“1.2.2.2.5”戰略架構。2020年,吉利商用車旗下遠程汽車在“1.2.2.2.5”戰略架構基礎上探索“1.2.3.3”市場生態戰略,以商業模式為基礎,向智慧綠色運力科技綜合服務商轉型。先后打造了綠色慧聯匹配城市物流場景,萬物友好匹配干線物流場景以及陽光銘島提供組合式離線可循環能源科技服務,三大生態業務共同完善運力服務平臺,協同實現全場景的人、車、貨、站、電的智能匹配,正在大力開展車與貨、車與能源、車與環境的“3”個方面協同發展。
目前,吉利商用車確立了“以純電驅動和增程式電驅動的動力系統為核心的城市商用車技術路線”和“以液氫能源甲醇動力與采用換電技術的純電驅動為核心的公路商用車技術路線”,形成以城市商用車為主,兼顧公路商用車的全系商用車產品,綜合覆蓋重卡?輕卡?小微卡? LCV?客車等5大產品線?
2021年11月,吉利商用車新能源智能豪華重卡遠程星瀚H在上海亮相
所有的努力,終在市場端結出碩果。電車資源數據顯示,近年來吉利商用車銷量一直穩居國內前列,2021年全年整體銷量同比增長288%,其中新能源重卡在全目標市場排名行業第一,新能源輕卡銷量排名行業第一,增程輕卡連續3年保持細分市場領先。2021年度暢銷車型榜TOP15中吉利商用車三款車入選:吉利遠程E5L、吉利遠程E200和吉利遠程E6。
在新能源商用車跑馬圈地的1.0時代,吉利商用車在技術、市場、商業模式、產品線和產業生態等方面全面豐收,處于行業引領者地位。
新能源商用車2.0時代 “4.2.3”戰略錨定高質量發展
2021年新能源商用車產銷兩旺,全年銷量19.7萬輛,同比累計增長51.4%,滲透率達到4.2%,進入市場規模和發展質量雙提升的高速發展的階段。
根據財政部等四部委發布的《關于2022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2022年國補將徹底退出,即“2022年12月31日之后上牌的車輛不再給予補貼”。
種種跡象表明,經過十多年努力培育扶持,新能源汽車產業推廣應用模式也由最初的單一政策驅動,轉變為政策和市場雙輪驅動。同時,已不可逆地進入補貼退坡、換擋前進期的發展新階段。有觀點認為,補貼退出后免購置稅將可能成為下一個被撤走的“拐杖”。
高質量發展成為新能源汽車產業邁向新發展階段的最強音。對此,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萬鋼近日出席行業峰會時強調,加強政策協同,全面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工信部也在加大標準化、合規化舉措,推動高質量發展。
包含新能源商用車在內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已悄然進入了2.0時代。新能源商用車企業如何應對,成為一道必答題。答案還是在“四化”里,即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共享化。
迎戰新能源商用車2.0時代,吉利商用車將重點實施“4.2.3”發展戰略,以綠色、智能引領新商用車時代行業發展。即依托“以研發為先導,以商業模式為基礎”新一代綠色智能的新能源商用車行業的“4”大支柱,產品市場到資本市場“2”個市場雙輪驅動,構建完成“3”駕馬車協同發展的集團整體發展長遠架構。
吉利商用車研究院
一是依托研發、制造、運營、綠色循環再制造等“4”大支柱。以吉利控股集團中央研究院為依托,建立了全國最大的商用車新能源和智能化技術開發的杭州研發中心,研發新一代綠色智能商用車產品;在四川南充、江西上饒、安徽馬鞍山、山東淄博、山西晉中、浙江湖州落成的六大基地,布局綠色智能新一代商用車制造中心;綠色慧聯、萬物友好以及陽光銘島三大平臺協同運營,實現全場景的人、車、貨、站、電的智能匹配,開展實施車與貨、車與能源、車與環境的三個方面協同發展;通過綠色循環再制造,對新能源商用車三電系統等核心零部件進行檢測更新,提升產品全生命周期,實現再制造再利用價值,促進綠色循環經濟發展。
吉利商用車上饒低碳數智工廠
二是全力開展產品市場與資本市場兩個市場的戰略協同,實現兩個市場雙輪驅動,為創新協同發展源源不斷地提供動力。
三是構建完成3駕馬車協同發展的集團整體發展長遠架構。即,以純電驅動和增程式電驅動的動力系統為核心,通過一系列布局進行最大化資源整合,構建全資源鏈產業生態;以液氫能源甲醇動力為核心,聚焦甲醇燃料生產及加注體系建設、以智能制造為核心,打造全國重要的新能源商用車生產基地、研發基地和產業鏈核心零部件配套生產基地。
助力“雙碳”目標,跑贏新能源商用車“馬拉松”
“中國汽車產業的崛起非一日而成,發展新能源商用車更需久久為功,是一場沒有終點的馬拉松?!奔逃密嚰瘓F董事長周建群對新能源商用車的發展有著清晰判斷。
吉利商用車集團董事長周建群
歷經8年多時間,吉利商用車在新能源商用車市場頭部地位已經初步形成。在新能源商用車發展新階段,面對經濟全球化,市場競爭更趨激烈,未來也充滿不可預期的機遇和挑戰。
特別是進入2022年后,受國內外不利因素影響,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都面臨供應鏈安全問題、能源危機。發展綠色能源技術實現零碳變革,越發成為全世界的普遍共識。全球已有超過140個國家和地區提出了碳中和目標,中國也于2020年提出“3060雙碳戰略”推動社會可持續發展。
數據顯示,我國以卡車為主貨車近3000萬輛,占比僅為汽車保有量的10.9%,卻排放了全部汽車二氧化碳排放量的56%,排放了全部汽車PM污染物的80%。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3月底,全國汽車保有量達3.07億輛,其中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891.5萬輛,占比2.9%。大力發展低排放甚至零碳排新能源商用車已經成為交通運輸減碳的核心,也是實現碳中和目標的關鍵領域。
實現交通運輸減碳,推廣應用綠色、智能的新一代新能源商用車只是邁出了第一步。為此,吉利商用車在“1.2.2.2.5”戰略架構的基礎上,從探索“1.2.3.3”市場生態戰略,到如今開展實施“4.2.3”未來發展戰略,依靠綠色智能商用車的研發、制造、運營、綠色循環再制造,通過實現兩個市場協同發展和雙輪驅動,為跑贏新能源商用車馬拉松“蓄勢儲能”。
新能源商用車唯有真正用起來,跑起來,才能無限接近馬拉松終點。
總結:
新能源商用車2.0時代疊加國家“雙碳”戰略的實施,機遇與挑戰并存。特別是在供應鏈緊張,車價、保險等均上漲,疫情不斷反復的2022年,各行各業都面臨巨大成本壓力。保持戰略定力,已非易事。吉利商用車面向未來發展提出“4.2.3”發展戰略,引領新能源商用車行業“綠色智能”變革,助力“3060”雙碳目標的實現,注定領跑新能源商用車2.0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