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國補退坡、運營成本疊加、產品價格上漲等壓力下,新能源汽車迎來漲價潮。據電車資源掌握的情況,已明確漲價的車企的新能源物流車的終端價格上漲3000-7000元不等(車型不同,漲幅不同)。
面對今年不可逆的新能源物流車漲價潮,終端司機用戶最關心什么?他們究竟能承受多大漲幅?這些問題的答案,不僅司機關注,對車企、經銷運營商調整經營策略、穩增長、保市場也頗具指導意義。
1月價量同漲,為何暗藏隱憂
據電車資源統計,2022年1月新能源物流車共銷售6329輛(含交叉型乘用車799輛),同比增長92%,迎來“開門紅”。
似乎2021年就開始的芯片供應緊張、原材料漲價帶來的漲價潮以及年底官宣的“國補退坡30%”的市場壓力,已不會對銷量構成負面影響。
新能源物流車價格上漲、國補退坡會給今年銷量帶來壓力,只是“狼來了”?
商場如戰場,危機四伏。嗅覺敏銳、頭腦精明和有著強烈居安思危意識的經營者早就未雨綢繆了。
早在2021年12月,在電車資源和成都新能源汽車產業推廣應用促進會聯合主辦的2021第五屆中國新能源物流車綠色城配大會暨首屆中國新能源重卡產業生態大會上,與會嘉賓就圍繞“2022,經濟、政策和成本三股寒流交織下的新能源物流車產業生存與發展之道”展開過激烈探討。
參與話題討論的企業高管一致認為,2022年成本上漲、補貼退坡將對行業發展帶來壓力是不可避免的現實。同時,大家對今年的行情持樂觀態度,認為市場會持續向好。
1月份售價上漲并未對排名靠前的新能源車企銷量造成影響,頭部品牌銷量依舊火熱,印證了與會嘉賓的預判。參會嘉賓在會上表示,銷量增長就是機會,而2022年上半年會是行業陣痛期。
眾所周知,1月銷量摻雜著去年年底的訂單量。有觀點認為,1月銷量同比大漲并不能說明終端用戶坦然接受了漲價,相反可能是國補取消前的一場消費“狂歡”。而2月疫情的反復以及國際局勢帶來的變數,可能給前景本已晦暗不明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再蒙上陰影。
市調:新能源商用車漲了多少
從目前已知漲價指標來看,大頭主要集中在電池以及補貼退坡兩方面。以長期穩居市場暢銷車型榜首的微面(搭載寧德時代41.86kWh磷酸鐵鋰電池)為例,結合動力電池目前漲幅、國補退坡比例,算一筆賬。
據電車資源掌握的信息,由于供不應求,動力電池價格漲幅度在100元/kWh左右。而2022年國補退坡政策(公共領域純電貨車N1類)折算的補貼下降63元/kWh。也就是說動力電池漲價4186元,國補退坡2637.2元,單車整體價格上漲價幅度高達6823.2元(不包含芯片及其他材料漲價以及獲客成本)。
新能源物車在終端市場價格漲幅如何?電車資源也做了一番調查。
據廣東某新能源物流車經銷運營商楊先生透露,截至目前運營的某品牌微面在終端市場的價格上漲3000元左右。
“去年年中到現在,已漲價二次了,有些車的價格在三四月可能還得漲一次?!睎|莞某新能源物流車租售公司王先生告訴電車資源,物流車價格上漲并不是新鮮事。同時,他還透露,除了車價上漲,去年12月 27日實施的新能源汽車專屬險也上漲了2000元左右,也提高了終端司機用車成本。
微面的出廠價上漲6823.2元,到終端經銷網點價格漲幅只有3000元左右?據業內知情人士透露,目前主機廠普遍采取穩健增長的市場策略,和經銷商一道采取適當讓利措施消化了大部分漲價成本。
目前新能源物流車終端價格的上浮幅度在終端司機接受范圍內。楊先生和王先生均表示,終端司機無論租車還是買車,按三年月供折算,每月月供成本上漲100-200元。
據透露,終端司機更關心的并不是每月上漲200元左右的月供,而是經銷運營商能做多大的賦能。包括不限于延長質保、增加貨運訂單和貨運平臺適當降低傭金等。
問道成都,5月共話銷量增長之道
在此次調查中,電車資源深切地感受到:為了抵消新能源物流車漲價給銷售帶來的負面影響,車企、經銷/運營商、金融服務機構上下協力、各顯神通,最大限度消化漲價成本,穩市場保銷量。
應對整體經濟形勢下滑,芯片緊缺、動力電池等配套價格居高不下、保費上漲以及國補退坡等多因素帶來的行業發展壓力,不僅事關整個新能源商用車產業的持續、穩健發展,也直接關系城市綠色貨運配送示范工程乃至國家“雙碳”目標的實施。
共克時艱,保銷量、促發展絕非主機廠、經銷商和終端用戶的事,需要政、產、學、研、用全產業鏈群策群力、集思廣益。
電車資源作為新能源汽車行業權威媒體,一直致力于整合行業全產業鏈優質資源,搭建政、產、學、研、用對接的多邊共贏平臺,結合行業熱點、痛點、堵點話題,交流新能源汽車前沿技術發展趨勢,展示新能源汽車生態鏈發展成果,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5月10日-12日,電車資源再次攜手成都新能源汽車產業推廣應用促進會聯合舉辦“新趨勢·新格局·新生態”第五屆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大會。
來自政府單位、科研院校、協會組織、整車企業、零部件企業、運營經銷商、物流電商平臺、網約車平臺、充電基礎設施企業、金融服務企業等數百位新能源汽車行業精英齊聚一堂, 通過主題論壇、主題沙龍、新品展銷會等豐富多彩的形式,圍繞新趨勢下產銷量增長之道、新格局下市場競爭升級、新生態下商業模式革新展開分享,探尋2022年行業發展機遇與挑戰。(了解更多:http://www.641893.com/ZT/ChengDu/v2022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