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電車資源統計,2月新能源物流車銷售8184輛(不含962輛交叉型乘用車)。其中,2月新能源物流車動力電池裝車量584.67MWh,同比上升450.44%,環比下降23.8%,同比保持大幅增長。
2022年1-2月,新能源物流車動力電池裝車量合計1.35GWh,同比累計增長387.87%,呈現較快增長發展勢頭。
前三格局保持不變 中創新航實現凈增長
從具體數據來看,2022年2月新能源物流車動力電池裝車量的前三名依舊是寧德時代、億緯鋰能、國軒高科;力神動力(21.6MWh)位居第4,鵬輝能源(12.8MWh)則由2022年1月的第8名上升至第5名,有較大的排位變化;第6-10名分別是安馳新能源(11.3MWh)、中創新航(8.2MWh)、比亞迪(6.4MWh)、天勁股份(2.2MWh)、東風海博(1.7MWh)。
在動力電池領域,寧德時代以“寧王”著稱,其2月的新能源物流車動力電池裝車量為391.7MWh,占比66.99%。億緯鋰能以55.4MWh的裝車量排名第二,市占比為9.48%。國軒高科位居第三,總裝車量為48.4MWh,占比為8.29%。
電車資源注意到,2022年2月的前十家電池企業,均實現同比上升,且漲幅較為迅猛。億緯鋰能漲勢最為迅猛,同比增幅26倍。寧德時代和安馳新能源的裝車量漲幅不相上下,分別同比上升714.99%、718.93%,寧德時代的電池配套重心由微面轉為重卡,安馳新能源的重心一直在微卡、微面車型配套上。值得注意的是,排名第7的中創新航同比2021年2月實現凈增長,這得益于與瑞馳、新龍馬、開瑞等車企的合作,在微面和海獅車型上的動力電池裝車量有所增加。
較之2022年1月,有6家企業實現環比正增長。其中東風海博實現最大漲幅,環比增長400%。其次是安馳新能源,實現291.59%的正增長。第三是鵬輝能源,增幅近2倍,為193.29%。此外,國軒高科、力神動力和中創新航均實現的環比正增長。
2022年2月,在新能源物流車領域,TOP10電池企業合計裝機量占比為95.73%,同比去年2月(89.54%)上升了6.1個百分點,僅有4家企業實現同比份額正增長。其中寧德時代的市場份額同比上漲近22個百分點,由45.25%上漲至66.99%。億緯鋰能同比份額漲幅超7個百分點,為9.48%。由此可見,企業集中度越來越高,剩余企業能瓜分到的份額逐漸減少,市場格局趨于穩定,市場向較為健康的狀態邁進。
TOP10電池企業主要配套哪些車企?
從電池企業配套車企來看,寧德時代共配套4493輛新能源物流車,為40余家車企提供電池配套,主要合作車企有漢馬科技、福田汽車、徐工新能源、鑫源新能源、長安凱程、上汽大通等,這6家企業合計裝車量占寧德時代55.4%的份額。
億緯鋰能在2月新能源物流車動力電池裝車量中,位居第二,為624輛新能源物流車實現電池裝車配套。其中,配套裝機量最多的是吉利商用車,占比32.8%。
排在第三位的國軒高科,主要為開瑞新能源、瑞馳新能源、新龍馬汽車等企業提供電池配套,三者合計裝機量占據國軒高科85.2%的市場份額。
鵬輝能源的排名及裝車量的上漲,主要依托五菱EV50、五菱榮光EV等車型的暢銷,共為294輛新能源物流車提供電池裝車配套。
與1月相比,本次TOP10榜單中出現了幾張新面孔,安馳能源主要為長安凱程和凱馬汽車提供電池配套;天勁股份為瑞馳新能源、陜西通家汽車等車企提供電池配套,配套車型有瑞馳EC31、瑞馳EC35II等;東風海博只為東風汽車提供電池配套。
物流重卡、微面和輕卡裝車量超8成
動力電池類型方面,磷酸鐵鋰電池的裝車量為572.4MWh,市占比達97.9%;三元鋰電池裝車量為2.15MWh,占比為0.4%;錳酸鋰電池裝車量為1.3MWh,占比0.2%;其他未知鋰電池8.8MWh,占比1.5%。
從細分車型裝車量來看,物流重卡是動力電池裝車量最多的車型,裝車量為218.6MWh,占比達37.38%;其次是新能源微面車型,裝車量為180.8MWh,占比為30.92%;新能源輕卡的裝車量達80.8MWh,所占份額為13.82%。
物流重卡、微面、輕卡裝車量合計480.2MWh,占比82.12%。
小結:
從近兩個月新能源物流車電池裝車量的細微變化來看,動力電池頭部企業和大客戶車企簽訂保供應協議已成為“小眾潮流”。例如,寧德時代配套重心由微面轉為重卡。受頭部企業的示范效應推動,在短期內或許有同行復制,衍生出重卡、微面、輕卡供應爭奪戰,導致供應更趨緊張。這可能導致動力電池集中度高增長取代裝機量的增長,加速行業兩極分化格局的形成。
好在中汽協在回應“漲價潮”時透露,國家主管部門已注意到有關問題,并表示重拳出擊不正當競爭,保障供應及價格穩定運行。原材料價格穩,電池價格回落,車輛價格回歸理性,勢必釋放更大的消費空間,進而帶動動力電池裝機量的穩步增長。共同期待這一天的到來!